2024年开学季,宜春学院共录取1374位外地新生。记者聚焦文传学院,记录五位新生的故事。
旷野人生,渐生趣味
面对采访时,来自24中文三班的陈奕瑶同学显得落落大方,她向记者讲述,“我认为出省读书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这是我从高中就认定的事。来宜春的前两天,我发现这里没有地铁,周边还有城中村,似乎远不如我的家乡繁华,我一开始有失落,就在前不久我外出时,发现这个城市被绿色簇拥,被友好包围,回到寝室,室友都来关心我,我感受到宜春的温度,就像它的名字,一来就踏入了独属于南方城市的温情。特别是校园里鸟语花香,书声琅琅,让我进入了新的书香校园。”奕瑶从成都来到宜春,一千四百公里,高铁需要八个小时,“不是所有城市都要有高楼的充斥,它不热闹,不繁华,它好似不需要任何科技感的修饰也能够触人心弦。小城又何妨,我能在这儿感受到不同的风土人情,听着五个江西室友说互相听不懂的方言 ,周围的一切都渐渐有趣了。”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对于陈奕瑶,人生就是一场需要尽兴的旅行,她始终觉得拖着行李穿梭在不同站点的自己真的很酷。
月亮伴行,家在身后
在汉教班里,来自山西的欧阳逸霏则有完全不同的体验,“从提前订好票的时候,我的开学焦虑就开始了。未来四年完全跳出我的舒适圈,相异的气候,跨越千里的距离,全新的人际关系,直至出发前一天我都没有足够的信心去面对,在找寻信心这份问卷里,我可能不会很快给出答案。”看着逸霏分享到此时她水灵灵的大眼睛泛起了泪花,记者告诉她,宜春也称月亮之都,人无论行至多远,天上仍是同一轮明月。在与逸霏同学分别时,她拉住记者小声说道:“来到宜春学院,我会褪去稚嫩,学会独立,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明白这是一个多历练、长见识的大好机会,距离是成长的量尺,家永远在那里。”“走进宜春学院,就是一家人”,期待逸霏同学在这个温馨的新家里逐渐成熟、成长、成才。
冠冕勇气,保持出发
一个高壮的身影进入了镜头:“我来自山东青岛,也许是小时候到过南方生活,来这儿我感到特亲切,鱼米之乡也是让我体会上了。”当被问及对出省读大学的感受时,冯家豪表示读本科是一个去外面感受世界成本最低的方式,他不会后悔,与念家的苦楚相比,外出提升视野才是最有魅力的。“不得不提的还有学校食堂,馒头做得赶得上我家了,但辣椒实在是可怕,看来网上说江西是最能吃辣的省份一点不假。”幽默的家豪还凭借他开朗的性格成了地科班的临时负责人,最后他还提出自己一定会在大学四年里实现一次从宜春骑单车回山东老家。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拥有相同的热情,在十几岁的年纪,他们选择跳出舒适圈,将自己的青春播撒在另一片土地上。他们选择了离开襁褓般的家,来到了宜春学院这个温馨而历练人的新家,我们仿佛听见他们远方的脚步声走近了,进入了校园,不疾不徐,不矜不盈,行稳致远。
(审核人:刘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