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片分析,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考试运用得十分普遍的一种考试形式。它先让考生观看一部电视片(有的是片段),然后按要求写分析文章。这充分体现了电视的专业特色,有利于发现具有初步电视意识的好苗子。同时,它又避免了命题作文的偶然性,有利于考出真实水平。也因为这样,它最能拉开考生之间的差距。与“面试”的印象分不同,笔试的成绩更加具体、客观、过硬,所以在专业考试中,它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个考生都必须认真准备。那么,怎样写好看片 分析呢?
一、 不能按照观后感的套路写 写好“看片分析”文章,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文章的体裁。考生最常犯的毛病,就是审题不当,完全不符合考试要求,体裁不合,把它写成了心得体会或观后感。这样,哪怕文章再有文采,哪怕你“自我感觉良好”,得分也不会高。所以有必要弄清观后感与“看片分析”有何不同。 首先是文章的体裁不同。观后感、心得体会一类文章基本属于抒情文范畴,抒情色彩浓;而看片 分析则是文艺评论,属于议论文范畴,理论色彩浓。前者重在感,而后者重在议。前者常有喜怒哀乐的句子,如“看了这部作品后我很感动”、“我心潮澎湃”之类;而后者态度比较理性,一般用各种议论手段,夹叙夹议,分析阐述。 其次是作者的身份不同。写观后感时,作者的身份是普通观众;而写“看片分析”时,作者的身份却变成了“评论员”和“业内人士”,至少应是个“准电视人”即将来可能进入电视行业的后备队。既然来报考,就应该有一定的准备,有潜在的素质,就应该培养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意识。他们在看电视时,就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观众,而必须多一个心眼,多一番思考:假如我是专家、评委,我该如何评价它?假如我是同行、同事,我该向他学习什么?假如让我来拍摄,我该怎么做?总之,你必须寻找电视内行人的感觉,逐步培养专业眼光,逐步完成角色的嬗变:观众——准电视人——电视人——专家。 再次是针对的目标不同。观后感针对的是“这件事”,即作品的内容;看片分析针对的则是“这部片子”,即作品本身。前者回答的问题是:你知道这件事后有什么感想?这件事给你什么启示?而后者回答的问题是,这部作品该怎么理解?哪些地方比较成功?考试中放的片子,不少都是获奖的作品,需要针对这部作品,分析它获奖的原因,成功的经验。 最后是文章的侧重点不同。观后感重在作品的思想内容,重在教育意义;而看片 分析则重在作品的创作经验,包括艺术形式。前者要求紧扣主题,联系实际抒发感受;而后者要求紧扣创作特色,分析其表达效果,分析它的形式是如何为内容服务的。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简而言之,所谓看片分析,就是要你以“内行”的眼光,讲出作品的“门道”来。
二、要有议论文的框架) 明确“看片分析”是议论文这一定位后,接下来就是谋篇布局的问题了。常见的毛病有以下几种。 1.全文只有一段。有些根本没有段落概念,不会分段,往往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天马行空,东拉西扯,思维跳跃,胡子眉毛一把抓,这当然不行。 2.“串讲式”,或曰“赏析式”。它往往从电视片第一个镜头讲起,然后第二个、第三个……一边叙述内容,一边作些评点,还美其名曰“夹叙夹议”。这好比语文老师串讲课文,念一段,讲一段。这种写法缺乏宏观的锻炼,没有形成小论点,没有上升为理论,没有总结,也不符合要求。它还带来另一个后果,就是叙述太多,议论太少,往往头重脚轻,开头十分啰嗦,结尾又草草收场。“杂文式”。这经常发生在擅长写作的同学身上。他们不满足议论文的一般套路,斥之为“条条框框”、“八股文”,很想展示自己的文采,于是把它写成文艺性论文,即杂文。当然不排斥少数尖子可以写出优秀的杂文来,但在考试时一般不要用。 正确的写法,应该按照议论文的一般框架,既有论点、论证、结论三大部分。 开头是提出问题,即论点部分。它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分析的对象(即这部作品)做个简单的介绍:叫什么名字(标题),作者是谁(那个台拍的),属什么体裁(栏目),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什么主题等。二是对这部作品做个总的评价,即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如“这部片子拍得很成功”等等。 中间是主体,是提出问题,既论证部分。它要求具体分析这部片子的成功之处,有哪些创作经验。建议至少列出三个方面的优点(或特点),而且每个方面分别写一个小段,每个方面应该提炼出一句评语(即小论点)。小论点应该精辟、整齐、醒目,最好归纳的句式比较整齐。为了突出小论点,应该把它们放在各小段的开头,或提出作为小标题。还可在前面加上“第一、第二、第三”,或“首先、其次、再次”,或用排比句。这之后,围绕这个小论点作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应该结合片子的内容,举出具体例子,夹叙夹议,边叙述有关情节或镜头,边分析他们的表达效果,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这里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光叙述内容,变成讲故事了;二是光发议论,或空洞抒情,没有结合具体内容,与作品完全脱节,空对空,那也不行。这一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决定了文章水平的高低,篇幅要占全文的绝大部分。 最后是结尾,是解决问题,即结论部分。这部分可以简短,主要对全文作总结,或指出其不足,或提出希望,或补充说明,或照应开头。有了这部分,文章就有头有尾,完整无缺,并形成一个高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论文的常规写法,当然可以灵活掌握,不要把“框架”当成“框框”,束缚了思路。但就中学生而言,一般按这个格式写较妥当。建议先写好段落提纲,至少要想好要讲哪几层意思,然后按照提纲,展开写来。这样,论文的框架就很稳,就可以做到段落清楚,层次分明,小论点突出。
三、 要提炼出小论点 这也是一个难点。从那几个方面去分析?如何提炼出小论点?这个问题很多人感到头痛,我们不妨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逐步学会提炼。 建议大家学一点文艺理论常识。这样才能找到理论武器,提高鉴赏品位。如: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文艺的典型性,文艺批评,创作方法,流派,体裁,风格等。特别是“典型”这个概念应用很多。 还建议学一点电视常识。电视有自己的特点,如:形声兼备,视听合一,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用镜头语言说话,用蒙太奇手法等。如果能了解一些电视创作的手法,熟悉它的工作程序,就能从电视的角度来分析。 下面提出一些元素供大家参考。 1.主题方面。主体是作品的主要立意、中心思想。可以与相近题材的作品比,看哪个更深刻;也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它有什么现实针对性;还可分析标题是否精彩。 2.人物方面。作品的主角是个什么样的人,形象是否鲜明突出,性格特点如何,作品用什么实事来刻画它,次要人物有什么特点,与主要人物有什么关系。 3.选材方面。作品运用了什么材料来表达主题,这些材料是否真实、具体、集中、详略分明,那些材料特别典型,那些细节特别精彩等。 4.结构方面。作品分为几大部分,它以什么为线索,它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过渡,怎样照应,结构是否严谨等。 5.手法方面。作品采用了哪些创作手法(如: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因小见大等)。这些是否成功、新颖、有特色等。 6.新闻性方面。如果是新闻类作品,还涉及到许多新闻性问题。如:真实性,时效性,是否坚持了新闻的基本原则,采访是否深入,作品的表达是否平衡等。 7.镜头方面。电视是用镜头说话的,它的镜头语言运用如何(构图、色彩、光线、速度、字幕、特技、声音等),哪些镜头特别精彩,运用了什么蒙太奇手法等。 8.其他方面。除此之外,属于创作的各个方面,只要你觉得很有特色的,也都可以选。如:音乐、美术、表演、播音、主持等。 必须强调,以上这些绝不需要、也不可能全部讲到,只要选其中三四点特别突出、十分明显的讲。甚至可以集中于其中一个方面,但必须讲深、讲细、讲透,而且它们也必须提炼出小论点。
四、 要全面考虑,掌握分寸" 写文章要讲辩证法,要全面处理各种关系,掌握好分寸,防止走极端。 1.要充分肯定优点,而不要专门挑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分析作品当然可以讲它的缺点,但必须掌握好一个度。如果用大半或全部篇幅讲缺点,这就很不应该了。要知道,拿出来的电视片,除特殊情况外,都是好的或比较好的,甚至是获奖作品。正确态度应该是肯定优点,附带言其不足,在措词上、提法上也要谨慎,如用“美中不足”“瑕不掩瑜”之类。 2.要有专业眼光,但不要乱用专业术语。有人太急功近利,刚接触几个专业术语,就忙不迭地对号入座,结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只剩下“看镜头说术语”,变成“看图说话”。初学阶段似懂非懂,没有十足把握就不要乱贴标签。 3、要扣住作品,但不要拘泥于作品本身。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分析时最好能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与同一题材、同一体裁、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才能比出特色来。此外,许多作品都与时代背景有关,特别是新闻片,要特别留意它的拍摄(播出)日期。 4、要学会看电视,才会评电视。一般人看电视是为了获取信息、欣赏娱乐、消遣放松,这都是无可厚非。但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考生,就不能停留在这种水平了。看电视时,应该加上学习的目的,提高鉴赏水平,应该“带着学习的目的看电视,带着职业的眼光学新闻”。建议先学会看电视,养成良好的收视习惯。要多看中央台,多看新闻片、专题片、艺术短片,以及好的电视单本剧。看电视的时候,不要以“小市民”的眼光看,而要带着问题看,边看边想。先要理解作品,深切感受每个镜头的表达效果,分析这样的良苦用心,努力成为创作者的知音。还要与志同道合的同学议一议,与周围人交换一下看法。最好能要求自己把看法写成文字,或一段文字,或小评论,然后请有关专家老师指导一下,练几次笔。
附:
传媒大学导演专业2002年的笔试题是: ( 观看短剧《较劲》,写不少于1500字的影评,题目自拟。应包含以下内容:一、作品的主题思想什么。二、人物对白的语言特点,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什么。三、剧中印象最深的一段戏是哪里。四、重新设计结尾。
电视编导专业2002年的笔试题是: 看电视片《蕉窗听雨》(注:是一部介绍苏州园林的艺术专题片)回答问题:一、这部电视片如何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又如何表现自然的花木与人工园林的巧妙融合?(40分)二、请举例说明“相识固然不难,理解未必容易”这句话的含义。(30分)三、这部电视片阐释了那些具有深刻内涵的思想和哲理?(30分)
这种考试安排限制了话题,使答题不至于离题万里。而且它重在考察对内容的理解,没有太高的专业要求。这比写文艺评论要容易一些,但它们的套路基本一致。这种回答,也不能像中学那样简单地列几条筋,否则肯定没有竞争优势。建议在考前练习时,仍应以写文艺评论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