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日,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勇先生应邀为我校师生作题为《文学经典的生命体悟》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刘旭东主持,两百余名师生参与,反响热烈。
讲座围绕“什么是文学经典”“阅读经典要靠生命体悟”“生命体悟的三个维度”等方面展开。何为经典?刘勇教授说,经典是“不读而还是经典的”,文学经典不由读者决定,你喜不喜欢,它都是经典;你读不读,它都是经典。世界上有百分之七十的人不认识爱丽丝•门罗,但这并不妨碍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逃离》就是经典;经典不由读者决定,但读没读过可以从一个人脸上看出。
刘勇教授认为,阅读文学经典要靠生命体悟,这其中包括作家个人的生命体悟、作家赋予角色的生命体悟,以及读者的生命体悟。从鲁迅、萧红、孙犁、朱自清、张爱玲,到沈从文、老舍、巴金、莫言、余华等,在具体的分析中,刘勇教授用精准的概括、风趣的语言指出了他们身上鲜为人发现的特点。鲁迅为什么“写藤野不写敷波”?萧红为什么在生命的终结之前写出《小城三月》?孙犁如何“迎风也不招展”?朱自清的《背影》为什么要在事情发生八年后才写?沈从文如何用美好铸造悲剧?余华怎样用“死亡”书写“活着”?一个个独特的问题,刘勇教授用他自己的生命体悟告诉在场师生:“文学重要的不是理论,不是讲道理,而是讲人生的故事,是人性的感受,是生命的体悟!”
整场讲座深入浅出、金句迭出,刘勇教授风趣幽默的讲解频频赢得大家热烈的掌声。此外,刘教授还与文传学院相关领导老师就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校外合作等事宜进行了座谈并深入交流,给该院的学科专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审核人:邹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