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巡礼】原永涛:讲台与笔尖间的深耕者

发布者:wcxy发布时间:2025-10-29浏览次数:10

原永涛,武汉大学新闻学博士,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广告学、媒介社会学。现任宜春学院广告学教研室主任,承担广告学专业课程教学,负责专业建设与日常教学组织工作。现为江西省传播学会会员、江西省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组委会成员。主要教学科研业绩包括: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江西省级科研项目2项;已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新闻传播学科权威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发表论文2篇,在《国际新闻界》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6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新华文摘》摘编1篇;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宜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2021年以来先后获评宜春学院优秀教师、宜春学院科研工作先进个人,近五年年度考核3次优秀。


以十余载光阴践行育人初心,用专注坚守深耕传媒研究,这是原永涛的真实写照。在宜春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岗位上,他始终保持这份热忱:课堂上通过“进一步地追问”引导学生深化专业认知,科研中以严谨态度探索传媒领域前沿议题。

师者剪影:在教学与科研中双向深耕

作为广告学教研室主任,原永涛在专业建设工作中倾注了大量心力——从课程体系搭建到教学组织统筹,从核心课程授课到学生能力培养。他主讲的《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等课程,既注重思辨性与理论延展性,又贴近行业需求、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成为学生口中“最受益的专业课”之一。同时,他依托江西省传播学会会员、省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组委会成员的身份,深度参与传播学科发展规划与优秀广告人才培育工作,为江西省广告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教学之外,原永涛在科研领域亦成果斐然。其科研成果兼具理论高度与行业认可度,部分成果获《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转载摘编,学术实力已广受同侪认可。凭借扎实的业绩积淀,他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双优的典范。

育人之道:以“专业思维”点亮成长之路

“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建立‘专业思维’的能力和习惯。”这是原永涛坚守的教学理念。他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并不复杂晦涩,学生通过自学自修便可掌握绝大部分本专业的理论原理。但是,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能否融会贯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人士”,核心在于是否具备基于专业视角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

因此,在他的课堂教学中,从不止步于知识点的阐释和传递,而是特别注重引导学生“保持敏感”和“意义追问”。在广告学的入门认知上,他会抛出“为什么说广告学是一门科学?”这样的问题;在广告实务训练场景中,他强调“视角代入”,以职业广告人的角度审视问题的核心;在学业和职业规划上,他提醒学生“抬头看路”,须经常反思大学四年的初心,以应对眼前的迷茫。

治学之思:以“时代视角”回应传媒命题

“学术研究要扎根现实,回应时代命题。”原永涛的科研之路,始终与中国新闻传播实践问题同频共振。从《重思“结构与能动”:传媒创新中的社会资本与行动策略》一文对中国传媒组织创新逻辑的叩问,到《从“媒介表征”到“视频化生存”:短视频媒介实践的信息效应与秩序逻辑》一文对当下数字媒介环境的观察,他的研究兼具理论深度与现实关照。

而作为通讯作者发表的《创新还是维持?外部环境感知下传媒组织的商业模式选择》更是直击传媒行业发展核心议题,为行业转型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参考。这些思考,既扎根媒介社会学的学术土壤,又紧扣传媒产业实务的现实需求,让学术研究真正成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讲台之上,他是点亮学生专业梦想的引路人;笔尖之下,他是洞察传媒时代变革的思考者。原永涛以对教育的热忱、对学术的坚守,在育人与治学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责任编辑:赵小晓

图文一审:罗智伟

图文二审:尹瑛 

图文三审:高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