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头人简介

      姚电(1955年—),教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被国家教委和江西省教委授予“全国优秀教师”、“江西省优秀青年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江西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1992、1995、1998年连续三届被确定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001、2004年连续两届担任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并被评为江西省高校又红又专学科带头人。江西省“十一五”伦理学与道德教育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任江西教育基本建设研究会副会长。宜春市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宜春市学科带头人。曾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教师三等奖,江西省第三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江西省第十一届教学成果一等奖等重大奖励。
      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级课题2项:“当代江西简史研究”、“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培养体系模式途径和方法研究”;省级课题4项:“网络时代儒家伦理对提高人的精神素质的影响问题研究”、“高等教育产业化问题研究”、“现代能力意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关于当前人的全面发展突出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参与省级课题3项;主编和参编专著、教材16部,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

二、团队组成
      本教学团队现有专、兼职教师22人,基本结构如下:地缘结构上外省人占30%,;在学科上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学、逻辑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献学、文艺学、教育学、历史学、哲学等;在职称上教授占28%,副教授占36%,讲师占36%;在学历学位上博士占22%,硕士占55%,学士占23%,年龄结构上50-60岁占21%,40-50岁以上占23%,30-40岁以上占32%,30岁以下占24%。

三、教学、教研工作
      本教研室承担着学校公共课程、本院专业基础课程及部分应用性课程等三方面的教学与课程建设任务。一是面向全校学生的通识教育基础必修课《大学国文》课程,这是我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平台。由教研室主任康丽云老师主持的《大学语国文》课程是学校的精品课程。二是面向全院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中华文化原典选读》课程。本课程从2008年起作为通识教育基础必修课在全校全面开课,对夯实学生的人文素质基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涂序才教授主持的《中华文化原典选读》课程是学校的重点建设课程。三是教研室承担的应用性课程:秘书学、档案管理学、秘书礼仪、应用写作、办公自动化等。
      目前,传统文化教育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而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无疑是整个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一环。学校顺应人类历史的发展潮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开设有关我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在此良好的大氛围之下,本教研室积极针对自身定位、学院以至学校的整体规划,积极凸显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四、成果成效
      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引下,在各位同行的帮助下,在全体教研室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本教研室取得了如下教学和科研成果:
      (一)连续出版、使用并推广了三本教材:
      1、《大学语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
      2、《中华文化原典选读》(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3、《大学国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二)立项与完成的课题
      1、《网络时代儒家伦理对提高人的精神素质的影响问题研究》,2004年度江西省社科规划立项课题,已结题;
      2、《现代能力意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2004年度江西省教育规划立项课题,已结题;
      3、《培养造新一代高素质女性人才——新时期女大学生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05年11月结题;
      4、《学分制模式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 2005年度江西省教改立项课题,已结题;
      5、《高校传统文化“金字塔” 型分级教学可行性研究与实践》,2006年度校级教改立项课题;
      6、《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2006年省级教改立项课题。
      7、《基于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2006年度省级立项课题。
      8、《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2006年度宜春学院校级重点课程。
      9、《转型期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2007年度省级立项课题;
      10、《原典选读》课程建设, 2007年度宜春学院校级重点课程。
      11、《宜春学院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的动力机制研究》,2007年宜春市级立项课题;
      12、《江西省中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的动力机制研究》,2007年江西省教育规划立项课题。
      13、《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2007年江西省教改立项课题。
      14、《曾国藩美学研究》,2007年宜春市级立项课题;
      15、《多媒体在英美文学教学中作用研究》,2008年宜春市级立项课题;
      16、《宜春市佛教文献整理模式研究》,2008年宜春市级立项课题;
      17、《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传统文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08年立项“十一五”国家课题。
      18、《<中华文化原典选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09年省级教改立项课题。
      (三)获奖情况
      1、江西省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
      2、江西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
      3、江西省第十一届教学成果一等奖;
      4、江西省第三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5、江西省第三届普通话水平测试论文评选活动三等奖。

五、建设规划
      人文素质教育源远流长,与人类文化共生。历史是把双刃剑,需要我们细心地使用才不至于伤害到自己,基本方法就是面对光荣不傲慢,面对屈辱不自卑。因此,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传统文化教学具有本身的特殊性,既要讲光荣史,也要讲屈辱史;既要选取经典,又要涉及全面;既要培养安身立命的基本素质和思想观念,还要养成青年学生借助或创造文学、音乐与绘画等一门或多门艺术形式来享受人生的知识与能力。享受人生是建立在安身立命的基础之上,我们把他称之为“艺术人文”,这是我们下一步的建设内容与对象之一。
      我们的教学改革目前已经扩展到了我们学校的高安校区和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我们将继续扩大我们成果的社会效应,辐射到周边的各高等院校。
      我们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并不排斥科学素养与专业素质,而是在人文与科学融合的背景中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世纪的建设者与幸福者;我们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并不拒绝国际主义思想,而是要培养既愿意为祖国贡献力量也能够在必要的情况下愿意为人类燃烧的地球人。
      人文主义思想与人类同在,人文素质教育任重道远,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出发点与归属。